学校官网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 教学活动

同课异构探“导数” 教学相长启新思

时间: 2025/11/10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教研室 访问次数:

  为深化教学模式探索,推动教学质量提升,11月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教研室在长寿与渝北两校区同步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聚焦《导数的定义》在高等数学与经济数学中的差异化教学设计展开深度交流。

  活动中,三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说课程”,展现出不同的教学思路与专业特色。张雪老师以“物理速度、几何切线、经济成本”三个问题为情境链,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从具体现象中抽象出导数定义,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融入精益求精、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并在巩固练习与分层作业中有效突破难点,实现因材施教。

  李海燕老师紧扣经济类专业背景,以“高铁瞬时速度、心电图斜率、利润变化率”为案例,贯彻“案例驱动、问题导向”理念,注重数学工具与专业应用的融合,逻辑清晰、层层深入,展现经济数学的教学特色。

  陈凤老师在高数教学中融入微积分发展史与数学家精神,强调导数的定义中“增量比的极限”这一核心内涵,弱化复杂推导,突出几何意义与实际应用,注重知识的前后串联,体现高职数学“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理念。

  活动结束后,全体教师展开热烈评议,既充分肯定教学设计的教学智慧与专业融合,也就教学细节、难点处理等展开热烈讨论,形成诸多有益共识,共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此次“同课异构”不仅拓展了教学视野,更激发了教师对课程内涵与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为打造更高效、更具职业特色的数学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教研之路,行而不辍;教学创新,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