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研思汇智融真知 聚力筑梦育新人

时间: 2025/11/3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室 访问次数:

  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师教学研究与专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0月3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团队分别在渝中、长寿两个校区同步开展常态化教研活动。

  渝中校区教研活动于第一教学楼1102教室开展,重点围绕前8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情分析、学生问题清单梳理以及教学设计改进等工作展开。活动伊始,唐峰老师主要针对自身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分享。在讲解第二节“坚定信仰信念信任信心”这一节中,学生在理解“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时存在较大困惑,教师可以通过补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理论,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随后,张梦影老师、谭晋老师、龚敬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不同情况,各学院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教师需不断地提升理论素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与学生实现真正的双向奔赴。

  长寿校区教研会在广知楼2205召开。会议由罗红老师主持,她首先对学生问题清单作了说明,强调要重视此次工作,根据各学院专业特色认真梳理学生问题,这既是配合专家听课巡视的要求,也是思政教学工作的“自我革命”,要以此次问题梳理为契机,了解学生情况,把准学生脉搏,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随后,吴晓欠和熊孝飞老师分享了《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第三节的备课内容,从“是什么到怎么理解再到如何做”三个维度展开,构建了逻辑清晰的教学框架。“是什么”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程,让学生直观理解改革创新的时代内涵。“怎么理解”从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着手,说明改革创新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专业领域突破技术瓶颈、应对行业竞争的必然选择。“如何做”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具体方向,如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在实验实训中主动探索技术改进方法等。王棋、陈崟潞两位老师从设计思路、课堂导入、素材选择等几个方面作了交流探讨。最后,罗红老师作了总结,并分享本章节的实践教学设计思路,即以“创新作品设计”驱动学生主动感悟改革创新精神,把理论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能力,同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承前启后谋发展,改革创新育新人。本次两校区同步开展教研活动,既是对过往教学工作的深度复盘,也是对未来教学工作的前瞻规划。全体教师通过梳理学情痛点、优化备课内容、分享教学经验等,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方向。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将持续强化问题意识、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为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赋能,为培养具有改革创新能力的职业技能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