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把握重庆市高职分类考试数学学科命题方向,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10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教研室以“深钻考纲命题趋势,精研教学提质方法”为主题,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教师们围绕考纲解读、教学方法、资源应用及教学问题解决展开深入交流。
活动伊始,陈凤老师率先聚焦考纲与真题展开深度分析。结合2026年分类高考的最新要求,从考试范围、能力层级、题型结构三个维度对2025年高职分类考试数学大纲进行细致解读;对比2025年分类考试真题,梳理出命题中“基础题型稳中有变、情境化试题占比提升、跨模块知识融合加强”的三大趋势,并针对高频考点、易错题型进行案例拆解,为老师们精准定位教学侧重点提供了清晰参考。
随后,李海燕老师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教学内容取舍与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她提出,面对高职分类考试备考周期紧、学生基础差异大的现状,需充分利用有限课时进行教学内容的科学分解,避免“面面俱到却重点模糊”的问题。她以“数列”“函数”两大高频考点模块为例,具体说明教学重难点的选择逻辑,并结合真题案例说明如何强化学生解题思路,通过“抓重点、破难点”的方式,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蔡其昌老师则分析了2025年重庆市高职分类考试数学真题的题型变化,新题型注重情境化设计,强调对“跨模块知识综合运用”的考查。因为考试难度仍以简单题为主,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基础题型的训练,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提升解题熟练度;他特别提出要关注对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复习,搭建“初中-中职”知识衔接桥梁,为学生后续学习扫清障碍。
余淑清老师现场展示了精心整理的课程教学资源包,其中包含 B 站平台上的优秀教学视频账号推荐和学习笔记,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最后,教研室全体老师围绕“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分享各自的经验与做法。此次教研活动内容充实、针对性强,既深化了老师们对高职分类考试考纲和命题趋势的理解,又丰富了教学方法与资源储备,更凝聚了团队智慧,为后续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