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分值比例 |
课程一 |
无机化学 |
30% |
课程二 |
有机化学 |
30% |
课程三 |
药物制剂技术 |
40% |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 200 分。
2.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考试包含难题约 10%,中等难度试题约 10%,容易题约 80%。
4.题型及分值比例:
编号 |
题型 |
分值比例 |
一 |
单项选择题 |
40% |
二 |
判断题 |
30% |
三 |
简答题 |
20% |
四 |
计算题 |
10% |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课程一:无机化学
(一)化学基本量和计算
1.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
3.学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二)分子、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了解原子的组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排布规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3.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形成与特性。
4.掌握同位素的概念及其特点。
5.能辨别离子键与共价键、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三) 氧化还原反应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实质。
2.掌握用氧化数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能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
(四)卤族、氧族、氮族、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1.了解卤族、氧族、氮族、碳族元素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氢气、氯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性质;
3.熟悉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氨水、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重要性质和用途;掌握浓硫酸和硝酸的特性及其应用。
4.掌握H+、OH-、Cl-、Br-、I-、S2-、CO32+、SO42+等离子的鉴别方法;
(五)碱金属 碱土金属
1.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与结构、性质与存在、制备、用途之间的关系。
2.掌握钠、镁、钙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了解其用途。
3.了解焰色反应、硬水的危害及其软化方法。
(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3.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掌握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意义。
(七)电解质溶液
1.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电离常数的意义。
3.掌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4.掌握盐类水解的酸碱性。
5.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八) 配位化合物
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命名。
2.理解配位化合物稳定常数的意义。
3.了解配位平衡移动的原理。
(九)过渡元素
1.了解金属的通性及合金。
2.掌握铜、锌、银、汞、铬、锰、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并了解其用途。
3.理解Zn、ZnO、Al、Al2O3、Al(OH)3的两性;熟悉Fe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Fe2+的两性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
课程二:有机化学
(一) 有机化学绪论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涵义。
2.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3.了解碳原子的四价及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掌握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4.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式及官能团的概念。
(二)烷烃
1.理解烃、烷烃、饱和烃、不饱和烃的概念。
2.认识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了解氢原子和碳原子的类型。
3.掌握烷烃的通式、普通命名及系统命名方法。
4.掌握烷烃的性质及取代反应、裂化反应等反应类型。
5.了解甲烷、石油等重要的烷烃。
(三)烯烃、二烯烃和炔烃
1.理解烯烃、二烯烃、炔烃的概念,掌握烯烃、炔烃的官能团。
2.了解烯烃、炔烃的同分异构类型。
3.掌握烯烃、二烯烃和炔烃的通式、系统命名方法。
4.掌握烯烃、炔烃的性质及加成反应的本质。
5.掌握1,3-丁二烯的化学性质。
(四)脂环烃
1.理解脂环烃的概念。
2.了解脂环烃的分类。
3.掌握单环脂环烃的命名。
(五)芳香烃
1. 理解芳香烃的概念。
2.认识苯的特殊结构、芳香烃的分类。
3.了解单环芳香烃的同分异构现象,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通式。
4.掌握单环芳香烃的命名方法及其化学性质。
5.了解苯、甲苯、苯乙烯等重要的芳香烃的性质和用途。
(六)卤代烃
1.理解卤代烃的概念。
2.掌握卤代烃的官能团、分类。
3.掌握卤代烷烃的命名、化学性质,理解消除反应的本质。
4.了解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氟二氯甲烷、四氟乙烯等重要的卤代烃的性质和用途。
(七)醇、酚、醚
1.理解醇、酚和醚的概念。
2.掌握醇、酚和醚的官能团、分类、命名。
3.掌握醇的化学性质。
4.了解醇和醚的物理性质。
5.了解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乙醚等常见的醇和醚的性质及用途。
6.了解苯酚、甲苯酚、苯二酚等重要的酚的用途。
(八)醛和酮
1.理解醛、酮的概念,认识醛和酮的分类。
2.了解醛、酮的同分异构现象。
3.掌握醛和酮的官能团、命名、性质。
4.了解甲醛、乙醛、丙酮等重要的醛和酮的用途。
(九)羧酸及其衍生物
1.理解羧酸的概念,认识羧酸的分类。
2.了解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
3.掌握羧酸的官能团、命名、性质。
4.了解甲酸、乙酸、乙二酸、苯甲酸等重要的羧酸的用途。
(十)含氮有机化合物
1.了解胺、酰胺、硝基化合物的概念,认识胺、硝基化合物的分类。
2.掌握胺、酰胺、硝基化合物的官能团。
3.学会简单胺、酰胺、硝基化合物的命名。
4.了解胺、酰胺、硝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5.了解常用胺、酰胺、硝基化合物的用途。
(十一)杂环化合物
1.了解杂环化合物的概念,了解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2.学会一些简单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3.了解一些常用的杂环化合物、生物碱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十二)糖、蛋白质与高分子化合物
1.了解糖的定义与分类,掌握重要糖的主要性质。
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掌握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3.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概念。
4.了解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用途。
课程三:药物制剂技术
(一)绪论
1.了解药物制剂的发展概况与任务;其他国家的药典。
2.理解药品标准分类; 处方的分类及意义; GMP 的基本内容和认证制度。
3.掌握药物制剂技术及相关术语;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与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结构与内容。
(二)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
1.了解粉碎、过筛、混合的设备和注意事项。
2.理解粉碎、过筛、混合的概念;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滤过的方法与滤器; 各种灭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无菌操作法; 空气净化技术。
3.掌握称量、粉碎、过筛、混合的目的和方法;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的洁净级别要求;制药用水的分类与制备方法。
(三)表面活性剂
1.了解表面现象、表面张力的概念。
2.理解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基本特性。
3.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概念;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在增溶、乳化、润湿等方面的应用。
(四)液体制剂
1.了解液体制剂的常用分散介质和附加剂;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制剂; 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
2.理解液体制剂的概念、特点、分类;按分散体系分类的各种类型液体制剂的概念、 特点;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的性质;混悬剂、乳剂的稳定性及质量评价。
3.掌握各种类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五)注射剂与滴眼剂
1.了解检查热原的方法;输液剂、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分类;输液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滴眼剂的附加剂。
2.理解热原的污染途径;注射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输液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掌握:热原的概念、组成、性质, 除去热原的方法;注射剂的概念、特点、分类、 质量要求; 常用的注射剂溶剂及附加剂;输液剂、注射用无菌粉末、滴眼剂的概念。
(六)浸出制剂
1.了解浸出液的浓缩与干燥;浸出制剂的质量控制。
理解:浸出制剂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常用的浸出溶剂与浸出辅助剂;浸出制剂常 用的浸出方法。
2.掌握常用浸出制剂的种类及特点及制备方法。
(七)软膏剂
1.了解软膏剂的质量检查、包装与贮存;眼膏剂、贴膏剂的概念、特点及制备。
理解:软膏剂、乳膏剂的概念、种类、特点、质量要求;眼膏剂、凝胶剂常用基质。
2.掌握软膏剂、乳膏剂基质的分类及常用基质;软膏剂、乳膏剂的制备。
(八)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1.了解散剂、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的包装与贮存; 常用的制 粒设备、胶囊充填设备。
2.理解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3.掌握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胶囊剂的质量检查。
(九)片剂
1.了解压片机和压片过程;片剂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片剂的包装与贮存。
2.理解片剂的概念、特点、分类、质量要求; 片剂的质量检查; 包衣的概念、目的和分类; 包衣材料与包衣过程。
3.掌握辅料的分类及常用辅料; 片剂的制备方法;湿法制粒技术。
(十)其他剂型
1.了解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和膜剂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
2.理解中药丸剂、滴丸剂、栓剂、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和膜剂常用的基质或辅料。
3.掌握中药丸剂、滴丸剂、栓剂的概念、分类、特点、制备方法。
四、主要参考资料
1.《无机化学》主编赵燕、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
2.《有机化学》(第2版)主编黎春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
3.《药物制剂技术》(第2版)主编解玉岭,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