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管理

实训基地介绍

一、整体介绍

1.定位

智能制造学院实训基地以重庆市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为平台,秉持共融共生建设理念,锚定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借助“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范式,聚焦人才高质量培养,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智慧型产教联合体为目标。

2.构成

市经济信息委、市教委指导下,由长寿高新区、重庆小康动力、重庆工信职业学院牵头,联合61家理事单位、91个成员单位,成立重庆市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以“1113”工作思路(一院一基地一中心三平台)为框架开展建设,实现1核2融3立4撑5能6强建设体系。

3.任务

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与岗位及岗位群能力相匹配,具有较高数智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具有终身学习发展意志的多学科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场地介绍

实训场地位于长寿区北城大道长寿高新技术开发区内1号楼,使用面积9000平方米,聚焦赛力斯、长安等龙头汽车制造产业链,以汽车智能制造为核心,汇聚智能控制、产品开发、汽车营销、售后服务、物流供给等相关中下游产业共同参与的智能制造生态链,同时对接教育端的工业设计、智能制造、汽车维修、电子商务、供应链等专业链,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以联合体为平台开展“五金”建设。

1.一层

使用面积3000平米,规划为“一线5区一室”,即智能制造自动生产线,赛力斯、长安车辆展区,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区、新能源汽车实训区、智能汽车整车实训区、精密检测应用区;智能制造大师工作室。该区域着重与联合体赛力斯集团合作,重点打造智能制造自动生产线(或中试平台线),精密检测,实现加工制造的高端化、数字化和绿色化,为二层布局提供岗位实战应用场景。同时开展汽车产品展示、售后服务等运维服务等功能。该区域可提供智能制造、智能控制系统、精密检测、车辆检测、车辆维修等真实项目的测试、训练和培训等。

2.二层

使用面积3000平米,根据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线岗位能力规划为“13+1室”,即编程、控制、机器人等13个专业岗位能力训练室和1个大师工作室,该层对标小康动力智能生产线,对接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线具体运行岗位能力需求,该区域可提供智能控制系统、编程、MES系统、数字控制、机器人等真实项目的研发、测试、训练和培训等。

3.五层

使用面积3000平米,该层布局主要打造的是智能制造联合体的支撑和产教合作平台,规划了“1院1基地1平台”,即重庆市数智产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产教融合供需平台。该区域借助联合体实体化运行,加强产教融合供需平台运维,深耕产教协同发展,引入企业入驻,以真实项目为驱动,孵化新产品新技术,打造“产、学、研、创”一体的功能区。

重庆市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

汽车展示区

汽车实训区

电工电子实训室

可编程控制实训室

传感器实训室

机器人综合实训室

液压与气动实训室

三维建模技术仿真实训室


建筑信息模型(BIM)实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