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于秀慧苑成功举办了以“学生危机事件中“告知困境”的破局与思考”为主题的半月谈活动,活动聚焦学生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深入探讨了在学生面临重大个人困境时,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介入、引导,并构建坚实支持系统的有效路径。本次活动由陶一晨主持,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帅玲林以及全体专职辅导员参加。
活动伊始,陶一晨分享了一个的典型案例,分析了学生在遭遇突发困境时,内心可能存在的恐惧与沟通壁垒,详细剖析了在此案例中,她从初期扮演“支持者”进行共情与柔性引导,到后期必须坚守“责任人”底线,向学生阐明法律风险、成人责任与教育者核心职责的完整过程。她指出,成功的干预关键在于实现“支持者”底色与“责任人”底线的动态平衡,通过清晰沟通“为何必须直面困境并连接家庭支持”,促使学生从情感抗拒转向理性担当,最终构建起完整、可靠的支持网络。
基于此案例的深刻启示,与会老师将讨论引向更深层次的预防性教育机制建设。大家表示,教育工作不能止步于“救火”,更需前端介入,构建有效的价值观与责任教育体系,各参会老师在热烈讨论后总结出三项具体落地建议:
一、强化辅导员作为第一道防线的职责,在新生教育、主题班会中主动谈及两性健康关系、责任担当与安全底线。推动构建由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思政教师等组成的“微团队”,共同营造开放、信任的沟通氛围。
二、聚焦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选择与后果”主题,引导学生理性评估个人行为可能带来的多维影响。着力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边界”意识,使其掌握在压力下寻求帮助和做出负责任决策的关键能力。
三、大力推广“同伴教育”,发挥学生骨干的积极影响力。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潜移默化传递积极价值观。明确向学生公示学校支持资源,让其知道“遇到难题该找谁、可找谁”。
本次半月谈活动内容详实,启发性强,为我院学生工作队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与工作启发。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更加注重教育的温度与责任的硬度相结合,共同为学生的平安健康成长构筑更为坚固的防护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