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以“高职学生画像与育才思考”为主题的半月谈交流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龙小爽老师主讲,聚焦高职学生的成长特质与教育培养方向,学工部王松老师、药品与工程学院帅玲林老师及全体专职辅导员老师共同关注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
活动中,龙小爽老师以“三维视角”展开分享,系统剖析高职学生的成长现状与教育对策。在“闪光起点,优势长板”环节,龙老师指出,高职学生群体蕴含着独特的成长潜力:其一,创意活力突出,多数学生积极投身技能大赛与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中展现创新思维;其二,部分学生拥有务工经历,不仅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自主,更早早树立了务实的就业思维,对职业发展有清晰的现实认知;其三,动手实践能力强,且性格大方直率,沟通交流中少隐藏、表达直接,在团队协作与实务操作中具备天然优势。
随后,针对高职学生成长中的“短板挑战”,龙老师也进行了客观分析。他提到,部分学生存在“高职=低人一等”的认知偏差,面对本科院校学生时易产生自我否定心态,陷入心理困境;在日常作息与自我管理上,“晚睡晚起、游戏优先”成为部分宿舍的常见状态,自律意识存在明显缺口;同时,少数学生情绪管控能力不足,面对问题时易出现极端思维,不利于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的构建。
基于对学生画像的全面梳理,龙小爽老师在“育才思考:师长与同伴”环节,提出了“双向教育”的培养策略。在师长层面,倡导采用“引导式沟通”,既要针对学生的情绪问题开展专业疏导,也要通过“后果延展论”帮助学生理性看待行为影响,避免极端化认知;在同伴层面,强调发挥“正向带动”作用,以“陪玩”式鼓励拉近心理距离,用“陪练”式示范传递积极行为习惯,让同伴力量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撑。
交流环境中,王松老师结合学工部规章制定以及中职院校管理经验,分享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解与教育方式,为学院辅导员团队提供了宝贵思路。
此次分享活动紧扣高职教育实践需求,通过精准的学生画像分析与切实可行的育才策略,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思路。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活动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将把所学所思融入后续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助力高职学生扬长避短、实现全面发展,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