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中午,轨道交通学院铁道运营教研室在渝中校区1208教室组织开展第七周教研活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赵文臣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轨道交通学院院长黄兰华莅临指导,围绕教学管理优化、课程建设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活动伊始,赵文臣主任强调。一是课堂教学管理方面,需将学生教材课堂到位率检查纳入教学评价与考核体系,确保教材使用规范;同时进一步加强课堂纪律管理,通过明确课堂行为准则、强化过程监督,营造良好教学秩序;尤为关键的是,各专业教师需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将行业精神、职业道德、家国情怀等内容自然融入教学环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二是在教学改革推进层面,将选取专业核心课程启动教考分离试点工作,要求各位教师提前梳理课程知识点、制定科学考核标准,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以考核改革倒逼教学质量提升;针对教学过程管理,他强调需进一步规范调课网上申请制度,明确流程要求与审批权限,严禁教师私自调课,保障教学计划稳定执行;同时,详细解读课堂系数认定范围制度,明确认定标准与申请流程。
此外,赵文臣主任结合教研室教学工作实际,聚焦“说课程”活动准备、“产教融合”教学实施、教材征订质量提升、实习导师管理任务、实训室管理使用制度、专业证书考试培训、学业导师工作任务等多个方面对近期重点任务进行部署。
在听取赵文臣主任的工作部署后,黄兰华院长结合学院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目标,对重点工作进行补充强调,提出更高要求。
黄兰华院长指出:教师要以课程思政融育人全程,以听课制度促互助成长。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需将其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修订、教学设计优化及日常课堂教学全过程,避免“两张皮”现象,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听课制度是促进教师间互助成长的,要认真落实教师听课制度,认真总结听课成效,强化课后交流反馈,通过相互听课、评课,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与专业成长,提升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
黄兰华院长强调:教育要以教材检查保教学质量,以导师制度促专业融合。严格落实“教材进课堂”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切实达成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素质提升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业导师制度,全体教师应进一步明确学业导师制度设立的初衷与目的,要深入学生群体,主动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职业发展困惑,加强师生在专业领域的互动交流,找准教育教学的结合点,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明确了教学管理与建设的具体任务,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清晰指引。轨道交通学院铁道运营教研室全体教师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