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工作 > 团日活动

从崩溃到回归:巧解寝室冲突与心理危机

轨道交通学院第三期辅导员半月谈沙龙活动

时间: 2025/10/31 来源:本站 访问次数:

2025年10月29日上午9:30第三期“辅导员半月谈”沙龙活动在秀慧苑党团活动室顺利举行。本次分享会以《从崩溃到回归:寝室冲突与心理危机的辅导员应对案例》为主题,由专职辅导员马婷婷担任主讲。学院全体专职辅导员参加活动,特邀党委学工部王松老师出席。


本次分享聚焦一例由寝室矛盾引发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系统梳理了从危机识别、应急处置到学生顺利返校的全过程,展现了辅导员在心理育人工作中的专业能力与人文关怀。

马婷婷老师从“高风险学生”的典型画像切入,深入剖析了家庭变故、经济压力、人际疏离等多重压力源如何交织叠加,成为心理危机的潜在诱因。随后,她以猫咪事件这一具体冲突为切入点,还原了学生情绪爆发背后的认知扭曲与心理机制,揭示了表层矛盾下深层的心理诉求。


在干预策略层面,马老师提出“先稳情绪,再稳局面”的核心原则,详细介绍了情绪急救、家校联动、专业评估与资源协同等关键步骤。面对学生休学意愿与家长认知偏差之间的矛盾,她巧妙运用“伤病隐喻”策略,将心理调适类比为身体康复,帮助家长理解休学是治疗过程而非逃避责任。同时,通过“隐性陪伴”方式,在学生离校期间持续传递关心与支持,有效维系了师生信任关系。

在案例总结中,马老师提炼出早识别、医学背书、家校同盟、策略休学、复学预热”五步干预法,构建了一套逻辑清晰、操作性强的心理危机应对模型,为一线辅导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辅导员围绕案例延伸出的三大共性难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是如何有效沟通对心理问题存在病耻感或认知误区的家长;
二是混合寝室(跨专业、跨年级)管理中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
三是学生复学后如何建立持续跟踪机制,保障其平稳过渡与社会适应。

现场讨论深入,观点碰撞频繁,个案经验在集体智慧的激荡中升华为可迁移的工作方法,充分体现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与育人温度。

王松老师在总结点评中充分肯定了本次案例分享的价值。他指出,该案例真实典型、处置得当,充分体现了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第一响应人”作用。他强调,心理危机干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系统工程,需要做到“三个结合”:情感支持与专业介入相结合、个体疏导与环境调适相结合、短期应对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同时,他建议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的话术培训与危机干预的标准化流程建设,推动心理育人工作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

本次分享内容详实、逻辑严谨、案例生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现场反响热烈。未来,“辅导员半月谈”将持续聚焦学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共享,助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