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工作 > 团日活动

全周期护航成长,全过程传递温暖

轨道交通学院举办第十二期辅导员半月谈沙龙活动

时间: 2025/6/25 来源:王向阳 访问次数:

6月23日,轨道交通学院第十二期“辅导员半月谈”沙龙活动如期举行。本期沙龙以“全周期育人:困难学生帮扶成长的‘认定—帮扶—发展’”为主题,由王向阳老师担任主讲,综合科负责人王震东、学工干事李德成以及全体专职辅导员共同参与。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入的育人经验分享,更是一场关于教育初心与责任担当的思想碰撞。

故事里的成长:从“迷茫”到“绽放”的蜕变

王老师讲述了“小赵同学”的真实案例。该生来自农村单亲家庭,入学初期因经济压力和心理障碍而陷入学习困境与人际交往障碍。通过学校“绿色通道”申请、班级评议、学院复审等程序,精准识别其困难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帮扶计划。

在学业辅导、心理关怀、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维度支持下,这位同学逐渐走出阴霾,重拾自信,最终成功就业,并反哺校园,加入朋辈互助组织,成为他人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是学校的每一份用心,让我敢去追逐更远的未来。”这句话不仅是学生对教育者的深情告白,更是对“全周期育人”理念最生动的诠释。

实践中的思考:全周期育人的“三个关键”

围绕“认定—帮扶—发展”三大核心环节,王老师系统梳理了困难学生成长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点:

认定:公平是底色,精准是责任

困难学生的识别不是简单的“分类”,而是为了更有温度地“托底”。要建立科学、透明、动态的认定机制,既要保障主动申报的学生得到及时帮助,也要关注那些沉默却需要支持的“隐性困难群体”,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帮扶:经济是基础,“心”的成长更重要

帮扶不只是解决物质问题,更要关注学生心理状态、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要构建“经济资助+能力培养+精神激励”的三位一体帮扶体系,让困难学生不仅“站得住”,更能“走得远”。

发展:从“受助”走向“助人”的双向力量

真正的教育成果,是让学生从“被帮助者”成长为“助人者”。学院通过设立“励志学子”评选、“爱心使者团”等特色项目,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成长,激发内驱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沙龙热议:从“经验”到“行动”的共鸣

在自由讨论环节,辅导员们围绕“如何激发困难学生内驱力”“勤工助学提质增效路径”“志愿服务规范化引导”等热点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有老师提出:“学生总是被动接受帮扶,怎么让他们主动成长?”对此,王老师建议可以强化榜样引领作用,每年评选“励志学子”“勤工助学之星”,让更多自立自强的学生站上舞台,发挥示范效应。

也有老师关注志愿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志愿服务不应是负担,而是一种责任意识的唤醒。可通过自主组队、灵活选题等方式,让学生在服务中收获价值感与归属感。

活动总结:用“全周期”守护每一份可能

活动最后,王震东总结指出:困难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既做“细心的观察者”,也做“长期的陪伴者”。教育的温度,不仅在于制度的设计,更在于日常的陪伴与坚守。

“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改变一个人的起点,而在于点亮一个人的未来。”轨道交通学院将继续秉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育人理念,以“全周期”思维推动困难学生工作系统化、长效化,助力每一位学生都能勇敢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结语:

这是一场充满教育智慧与人文关怀的沙龙,也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深入回应。活动展现了学院在学生管理中的温度与担当,体现了辅导员队伍在育人一线的用心与责任。未来,轨道交通学院将持续深化“三全育人”机制,构建“认定—帮扶—发展”全周期育人体系,推动思政工作从解决问题向引领成长跃升,助力困难学生从“受助”走向“自强”“成才”“反哺”,奋力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轨道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