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轨道交通学院于近期在立德楼1319成功举办了“以心相会,青春共鸣”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张冬芬现场授课,学工部负责人王闲平莅临指导、学院全体辅导员以及学生干部、各班心理委员参加了讲座,讲座由学生干事李德成主持。
学工部负责人王闲平致开幕词,他首先代表学校对张主席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张书记为轨道师生带来这场意义深远的讲座表示感谢。王闲平指出,心理健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我们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多种挑战。如何在这些挑战面前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他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帮助每一位同学在大学期间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充实而美好的大学生活。
随后,张书记以一则神奇的“踢猫效应”视频拉开了心理健康讲座的序幕。该视频告诫同学们,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传播。张老师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与全场师生互动,为观众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正确指导:一是接纳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或否认它们。二是放松身体。学会放松身体,可以通过呼吸练习、冥想等方式减轻紧张和焦虑。三是认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作用。积极情绪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和创造力,而消极情绪则是我们面对问题时的一种自然反应。学会平衡这两种情绪,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四是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通过培养感恩、乐观和积极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生活中的积极情绪。五是处理过多的消极情绪。当消极情绪过多时,要学会寻求帮助,如找心理老师谈话,或与信任的朋友分享心事。
本次“以心相会,青春共鸣”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院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还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通过专业指导和互动交流,师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绪、应对压力,为辅导员在未来学生管理工作中和未来学生的大学生活与职业生涯中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