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铁道机车教研室围绕教学、科研、实践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度研讨,教研室杨启川对近期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提升办学质量、培育高素质铁道机车专业人才筑牢根基。
一、严抓教学质量,规范论文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毕业论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质量把控至关重要。铁道机车教研室着重强调毕业论文过程中资料收集的规范性与完整性。从开题阶段对研究方向的审慎探讨、实地调研时获取的珍贵一手资料,到实验过程中精准记录的各项数据,再到中期检查的细致反馈、论文修改的反复打磨,每一个环节的资料都被视为学生学术成长的见证。这些资料不仅能有效保障论文质量,促进学术规范养成,更为后续教学复盘提供详实依据,助力教研室深入剖析教学痛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铁道机车专业学生铺就更坚实的学术之路。
二、深耕科研创新,激发发展动能
科研是推动学院发展的核心引擎。铁道机车教研室积极营造浓厚科研氛围,鼓励教师踊跃参与科研课题申报。在选题环节,引导教师立足行业前沿与实际需求,精准锚定研究方向;在研究方法设计上,组织经验分享会,助力教师掌握科学高效的研究手段;针对申报书撰写,开展一对一指导,从框架搭建到内容填充,全方位提升申报书质量。通过科研课题的深入开展,不仅能有效提升教师学术水平,还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为铁道机车行业发展注入强劲智力支撑,推动学院科研实力与行业影响力双提升。
三、筹备大师工作室,传承匠心技艺
大师工作室作为技能传承与创新的关键载体,对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深化校企合作意义深远。铁道机车教研室正全力推进大师工作室申报工作,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汇聚行业精英与专业骨干力量。通过深入挖掘铁道机车领域的技术精髓与工匠精神,精心筹备申报材料,致力于打造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未来,大师工作室将成为传承匠心技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为铁道机车行业输送更多兼具精湛技艺与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四、强化实践教学,深化产教融合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在 18 号线地铁司机班即将开展上岗实习之际,铁道机车教研室积极响应,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岗位,为实习指导工作助力。实习期间,教师不仅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安全,还应将课堂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现场示范、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同时,教师可借此机会深入了解机车专业岗位流程和技术要求,为教学内容更新和优化提供依据。学生则通过企业实训,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跨越。此外,教研室严格要求带队教师做好实习全程记录,形成详实的实习报告,涵盖实习内容、学生表现及改进建议,全面总结反思,为后续实习工作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撑,切实提升实践教学成效,深化产教融合。此次研讨会为铁道机车教研室指明了清晰的工作方向。未来,教研室将持续聚焦教学、科研、实践等重点工作,以创新为驱动,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不断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新路径,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培育铁道机车行业精英人才贡献坚实力量。